劍橋|最美大學 Cambridge University 一日自由行,沿著康河靜靜漫遊學院,豐富館藏博物館值得細細瀏覽!
劍橋,台灣人對它的第一印象大多來自於徐志摩所寫的「再別康橋」。詩裡提到「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直接說明徐志摩沈浸在那川流大學內的康河之美,輔以藍天白雲的點綴,其實就是上帝瀟灑大手一揮的風景畫。
位於倫敦近郊的劍橋,從Kong’s’ cross station坐直達火車過去,只需要40分鐘即可到達。有部分觀光客會選擇到當地住一晚再離開,可說真的, 如果您對學院沒那麽感興趣,建議還是當天來回比較適合。
畢竟這裡除了學院、撐篙與逛街外,只剩兩間博物館可以看,想要再多的景點還真是沒有了,更何況倫敦的牛津街還多店好逛。
每個人的行走路線都不太一樣,以我來說,我的起點是從費茲威廉博物館開始,接著走去國王學院、三一學院與皇后學院這幾處。
非常推薦一定要去「費茲威廉博物館」,裡面有超乎想像數量的精美古董瓷器可以細細觀察,欣賞不同時期、不同城市的工匠創意,裡頭有中國、歐洲或像伊朗這類的中東地區。另外,跟大家分享,針對瓷器收藏的精緻度與系統規劃評估,我個人認為排名第一的是V&A博物館(Victoria and Albert),不但館藏豐富而且動線規劃清晰,覺得遠比大英博物館還有看頭。
至於大家慕名朝聖的徐志摩碑,所在位置就在國王學院內,進去一次需要7.5鎊,可以再去酒吧吃一餐,提供大家評估願不願意花這金額觀賞。
繼續往前走,右手邊是大聖瑪麗大教堂,裡面有移動式布道壇,但禮拜日是提供教徒做禮拜,所以並不對外開放。
向左邊巷子順著人群走,可以看到轉角牆上寫著River,然後轉入巷子直走,就可以抵達撐篙(Punting)的上船處,這裡值得您花時間走來,畢竟我就是在這拍到撐篙搭配楓葉的好風景。
然後順著原路回到river的轉角,繼續往下走就可以看到三一學院。這裡有兩個好玩的地方,一個是入口處頂部的創辦人_亨利八世的雕像,他拿的不是權杖而是椅腳。哈哈哈,其實這是劍橋學生的惡作劇,因為他們討厭亨利八世,所以就想盡辦法一直破壞權柄,搞到最後學院也放棄,所以叛逆學生放上去的椅腳就一直留到現在了。另外一個看點是牛頓的蘋果樹,但這不是打到牛頓的那一顆,而是它的後代喔。
繼續往下走可以看到聖約翰學院,可惜我在外面繞了一圈都找不到橋可以看到嘆息橋,對於不想特地花2.2鎊進去學院的我,只好宣告放棄。
接著順著原路往回走,就可以看到皇后學院。如果看到附近的銀街橋,恭喜您離數字橋不遠了!除非您是想連同學院一起參觀,不然絕對不要傻傻地花錢進場。
最後一站,我來到「考古和人類學博物館」,裡頭有一堆菊石跟恐龍的化石,但可能因為我看過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展品,這間反而吸引不了我太多興趣,唯一特殊應該就是它有超大蜘蛛的化石吧。
對了,還有關於撐篙的價格,請大家一定要貨比三家喔。因為我聽到最便宜的價格是7鎊左右,學生普遍會給10~12.5鎊的優惠價,但我禮拜天去,劍橋的學生竟然給我出到20鎊!
當下很想請學生撐開雙眼好好看著我,在那風塵僕僕的狀態下,我怎麼看都不像是有錢人啊,開出這麼離譜的價格,哪有可能吸引到我的目光。不過,價差如此的大,讓我真的好想問看看他們,薪水到底是不是抽佣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