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自旅行,是與自己對話的最佳方式。我的30而已,就是勇敢面對自己的內心!
以前一人旅行,青年旅館是我省錢又有機會認識不同人的好夥伴。最近突然想起,當時聊天如果剛好被問到年紀,一得知我已年過30,中外反應實在大不同。如果是西方旅人,第一句話通常會是「真的嗎?你看起來不像耶」,但如果是華人,有蠻大機率會再被問到「所以…妳還沒結婚囉?」。
嗯,不論是日劇「30拉警報」或是台劇「敗犬女王」,劇中主角說的都是年過30、事業小有成就、交過幾次男友但最後就是無法走上紅毯的單身女故事。而這,也是前幾年我也碰到的問題。
澳洲碰到的長輩曾對我說過「女生眼光不要這麼高,年紀不小了,早點結婚帶小孩才有體力」。
但,誰說女人到30,就一定得踏進婚姻才算完整呢?

30的我,越來越知道自己不喜歡什麼
20初的自己,最大的本錢是年輕。即使不確定自己到底要什麼,仍有時間讓懵懵懂懂的我們到處探索。30初的自己,經濟獨立也經歷過幾次的戀愛洗禮,逐漸發現最好的工作與對象,不見得是最適合自己的。風趣的言談、俊俏的外表,不再是吸引我們走入婚姻的主因,兩人合不合拍,才是重點。
總不能你跟他聊中外歷史,他卻跟你說「我只懂三國志,因為以前常玩遊戲比較熟」!總不能你愛旅行到處跑,而他只想懶在家裡因為上班好累、出去好麻煩。對我這種追求互動的人來說,溝通沒有對焦真的很煎熬。

很多人說,女生第一次的遠走,超過八成是去療情傷,另外兩成就是「世界很大,我想去看看」的那種。而我,就是那兩成的其中一人。我的出走,是為了排解工作帶來的壓力及考驗自己異鄉生存的能力。(這時還真感激我娘,要不是她訓練我的廚藝,不然我哪能在各國靠自己煮,吃的肥肥胖胖的,更被青旅朋友笑說我每天都吃大餐!)

我的穿著,我自己決定;我的人生,不干你的事
會有這篇感觸是因為昨晚想起之前在青旅認識的北京女生,我們聊到「直男」這個詞。我一開始以為只是單指異性戀,經由她的解釋,才曉得這還指的是「喜欢女性,但思想比较呆板、傳統,審美也很單一、模式化的男性」。他們的審美觀也間接影響到女性的穿著,可這群男性一不是高富帥,二是自己的穿著也普普,但卻也要求女生的外觀要符合他們的標準,最後還出現「直男最討厭的十大女性穿著」的排名!
聽到這,活生生讓我嚇了一大跳,「女為悅己者容」這段話,似乎到了21世紀還是不太成立,審美觀、價值觀往往都受到社會大眾的侷限。但說真的,老是在意別人的眼光,也太讓人心堵。

還沒結婚的問妳啥時結,結了後問妳啥時生小孩啊?還會再附上一句「不要只生一個啊」。一個人出來旅行,就會被問到「那你家人不會擔心啊!」「妳一定有錢有閒才有辦法出來玩」我懂這些都是關心或者…再加上一點好奇。
但你要知道啊,30來歲的女人最怕碰到這種柴米油鹽醬醋茶的話題。不是我不想聊,只是我的答案就是「找不到適合的對像」那樣的平凡。我瞭解價值觀的存在是為了維護社會的秩序,但一直被老舊的觀念捆綁,也太無聊了。更何況是直男的審美觀,更是讓我無言!對我來說,我的30人生,就是勇於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勇敢面對自己的內心!
一個人的旅行雖累,但卻擁有自由,隨時可以想走就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