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ace 台北|何則文 x 新世代的自我探索與實踐

第一次知道則文這號人物,是在「生活工作家」社群滑水時發現的。當時只覺得這人年紀跟我差不多,但他的經歷卻遠比我來得豐富,或者也可以說是壯烈!

則文出身低收入戶家庭,小時候患有ADHD(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叛逆、憤世嫉俗、覺得社會不公,是他18歲前的記憶。當時的他高中念四年,直到被老師一語驚醒,才發現其實他一點都不可憐。後來轉念的則文一路從大學參與公眾服務,甚至在考進外貿協會的國際企業經營班,更發揮他熱愛解決問題的天賦,組團帶領台灣青年前往東南亞各國參訪研究。

則文的經歷對外人如我來看,簡直神奇但似乎又覺得這就是則文啊!

曾於緬甸出家,在國際換日線、商業週刊等知名媒體開設專欄評述國際政經文化局勢與觀察海外派駐變化,回台更擔任鴻海、電動車新創公司的人資主管,最後在林育聖老師(文案的美創辦人)的鼓勵下,決定創業並召集志同道合的夥伴成立「職涯實驗室」。

圖片來源:職涯實驗室官網

者分享內容之重點筆記

WorkFace台北邀請則文參與例會,分享他的經歷與如何在自定義成功的年代,找到自己的核心價值與熱情、並從自身信念出發,以商業思維創造獲利模式,擴大個人影響力。

這次分享方式特別不一樣,是採互動式對談。主Hold則是我超欣賞的中年勵志大叔:Vito哥。如果你想了解這位感性大叔到底有多會主持,哈哈哈,絕對不能錯過Vito哥跟性感女神-品希的新Podcast節目「粉紅地獄辛辣麵」,你就懂我有多享受這次的例會了!

一、在人生有沒有哪一刻覺得絕望過?

則文提及他訪談過非常多優秀的受訪者,其中一位60多歲的前輩讓他印象特別深刻,這位前輩不管是求學或就職幾乎一路順遂,從建中念到台大,到美國唸研究所後甚至在NASA任職過,目前最新身分是天使投資人。

但即便是這麼厲害的人生勝利組,回想過去卻發現自己人生仍有遺憾。遺憾當時想念政大外文系但卻卡在50年前台灣對男生得念理工的刻板印象而放棄。

則文表示:「我的人生沒有絕望過。舉例以數列來看,0.0001雖然希望渺茫但還是有機會,機會就是有跟沒有的差別。我認為的絕望是覺得機會渺茫但卻放棄不做。」

以前則文擔任人資時最常問面試者「你人生遇到的最大挫折是什麼?」,當對方回答沒考上碩士時,對於身為面試官的他來說,反而不覺得這是一個困境。於是則文領悟到一個道理就是:「你覺得的挫敗對別人來說,或許根本不值得一提」。

他舉例幼時身為低收入戶的那段回憶,20幾歲也曾在公園睡過,但這些都一路挺過來了。則文眼神堅定地說:「對比中南美洲很多人,連活下去都是一種奢侈,至少我還活著!」

18歲以前覺得事事不順,但在大學時的他卻不再這麼認為,因為只要活著就有希望。很多人碰到一些小事,例如:失戀、工作不順就覺得人生很挫敗,但卻忘了感恩,感恩還有家人、還有一份工作等。

則文分享五年前越南的小故事,在當地老闆只要台幣一萬多就能請到一位會說四國語言的員工,但你能說這樣的人才不努力嗎?錯了,他只是生在一個剛要發展的國家而已。與其無病呻吟,不如看看別人,讓自己有機會做更多事幫助別人,則文說:「只要活著就是勝利」

凱蘿小共鳴:很多人都只看著別人手上的東西,但卻忽略自己擁有的。心被長期不滿足、不愉快的情緒渲染,只會逐漸不平靜。

二、分享對於二元世界的看法(贏或輸/黑或白)

人生不是黑或白,而是有灰色模糊地帶。則文特別強調:「不要讓別人來定義你,而是你怎麼定義你自己。」

他以自身舉例那離婚的爸媽,各自有自己的立場,在孩子面前往往會想呈現好的一面爭取認同。但則文從中理解到,他應以包容的想法換位思考,而非站在批判的立場,這樣他的思想才不會被框架所侷限。

道德經提到:「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簡單來說天地看待萬物是一樣的,不對誰特別好,也不對誰特別壞,一切隨其自然發展。換句話説,不管萬物變成什麼樣子,那是萬物自己的行為,與天地無關。同樣道理,這世界不是只有對跟錯而已!

三、如何用一句話定義「認識自己」

則文表示要「不斷思考」,思考你的存在是否帶來改變?思考你死的那一天,你希望你自己是什麼樣子?如何找到自身價值這件事很重要!

很多人有創業的想法,但不要一開始就想著賺錢,而是要想怎麼幫人解決問題,從這過程中找到商業模式。能幫人解決問題,才能創造價值。另外,多數人生活中覺得痛苦,是因為找不到定位,沒有自己的價值觀。則文建議年輕的朋友一定要找到屬於自己的核心價值,人生不是只追求快樂,而是要追求平靜

他說:「人生不可能這麼爽,只可能接受好事情但卻那些拒絕壞事情,但呼天喊地怨嘆只會讓自己更痛苦」,就像孤雛淚、基督山恩仇記的那些主角,沒有痛徹心扉的經歷就不可能淬煉成讓人讚嘆的強大!

對則文來說,失敗還好,失敗就是代表還沒有成功。但他期許並勉勵大家成為有價值的人,學會平靜、隨緣跟坦然!

圖片來源:Pixabay

聽者提問

一、如何找到自己的核心價值?

則文:「可以去觀察你最喜歡做的事。例如:你喜歡跟朋友聚會,那麼你可能喜歡社群。建議不斷跟自己對話,不斷問自己為什麼?為什麼痛苦?什麼原因造成痛苦?」

二、沒辦法持續自己的目標怎麼辦?

則文:「有可能是目標太大,或者這事做與不做對自己沒有太大影響。建議要讓這件事對自己有生死交關的感覺,並可把目標拆成小任務,用獎勵方式讓這任務變成習慣。另外,透過社群力量也是一種辦法,像我想養成游泳的習慣就號召一群夥伴共襄盛舉,讓大家彼此鼓勵繼續往目標前進。」

三、但有些事情可能做了之後才後悔怎麼辦?

則文:「往後看的人,不會有任何前進。這社會不會有人同情弱者,你可以哭、可以尖叫,但必須要很堅強往前衝!」他特別強調如果不做,就無法有任何改變。尼采的哲學是:「你哭沒有人陪你哭,如果你笑,全世界會陪著你笑。沒有人可以為你的人生負責,唯有你自己。」

Vito哥同時補充:「當你人生變得強大,就會無懼。」這句話也讓很多人特別有共鳴。

有聽者就在會後分享:「當人生什麼都沒有的時候,就沒有什麼可以失去的了;眼前的一切都是獲得與感恩;同時持續向前看,就會擁有源源不絕的勇氣與動力了!」

凱蘿紀錄總結

短短90多分鐘的分享,果然乾貨滿滿!最近因為一些事沒有達到自己的期望,本來覺得蠻失落的,但不曉得為什麼在聆聽則文故事的過程中,逐漸被他無所懼的態度打動,進而反思這些事不如期待真有嚴重到讓自己過不去嗎?

我自己的核心價值是什麼?我能幫助人解決問題嗎?最重要的是我喜歡做什麼?

但不管如何,就如則文跟Vito哥不斷提醒的: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但只要活著就有希望。!簡單來說,這世界沒有什麼坎是活著過不去的,只是撐過的時間長短而已

圖片來源:台北WorkFace
One Comment

Add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